《許多孩子,許多月亮》書中,作者藍老師提到每一幅畫都是一個新的真實物體,不是去複製現實,沒有像不像的問題,也沒有優劣之分。不同的感受之下,我們每天都可以有新的月亮。
藉此,作者以波赫斯來為我們擘劃更開闊的想像空間。以下摘錄他書裡的文字──
波赫斯這位擅長虛構發明的作家,不只博覽群書,更發明過一整座圖書館,在這座虛構的圖書館裡一本虛構的書中,有一個虛構的叫做奧比斯.特蒂烏斯(Orbis Tertius)的第三天體。其中有個星球叫做特隆。在這個特隆星,有著與我們完全不同的語言和生活。
在南半球的語言中,沒有名詞,只有無人稱的動詞和副詞修飾語。比如說,他們沒有相當於「月亮」的詞,但是有一個相當於「月出」的動詞。所以如果用他們的語言來表達「月亮自河面上升起」,這個句子,則是:
在不斷流動的上方月出。
在北半球情況又不同了,在那裡,動詞不重要,而名詞則是由許多形容詞組成。他們不說「月亮」,而是說:
黑暗之中圓圓高聳地沒入雲白色的亮。
或是:
空靈柔和的橘黃。
波赫斯指出,北半球的文學裡面有大量想像的事物,充滿著可以隨時組合或者分解的詩意物體,而不可思議的是,沒有人會相信名詞所指的現實物體,因此,同一個月亮可以擁有無限多的由不同形容詞組成的詩意名稱。這樣的語言,不正是哲學家德勒茲所說的,「最美的語言是由他方異語所寫成的」。
為何作家要在自己的母語中去發明虛構這樣的他方異語?也許另一位哲學家,維根斯坦,這位邏輯語言哲學大師可以回答:「想像另一種語言,就是想像另一種生活。」
每張圖都索求著一首詩來為它命名。
郭家瑄;〈大象〉
(這張圖是這個小朋友小三或小四的時候畫的,現在已是一名國中生。8月中下台南見作者時,特別把他約到畫室接受採訪。很有禮、很帥氣,氣質很好的一位小男生,跟台北街頭常見的蓬頭亂髮、精神散漫的國、高中男生很不一樣。其他幾位在藍老師畫室長大的孩子也是。果然是愛畫畫的孩子不會變壞嗎?)
但願我們在每個日常生活中都能活出新的感受,新的世界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