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成人的世界中,兒童是弱勢,「聽大人的話」,理所當然。然而,成人可以從兒童身上學習的,也許並不比兒童從成人身上獲得的少。
某位部落作者說得好,「小時候天真地以為毎樣東西什麼顏色都有,長大後才知道每樣東西都有既定的顏色和形狀。但那是大人的角度。」
「或許小朋友的世界比我們寬廣許多吧,」在孩子的心裡,「早就有一隻比誰都早發現的大鯨魚」。
在《許多孩子,許多月亮》中,也有類似的例子。
在成人的世界中,兒童是弱勢,「聽大人的話」,理所當然。然而,成人可以從兒童身上學習的,也許並不比兒童從成人身上獲得的少。
某位部落作者說得好,「小時候天真地以為毎樣東西什麼顏色都有,長大後才知道每樣東西都有既定的顏色和形狀。但那是大人的角度。」
「或許小朋友的世界比我們寬廣許多吧,」在孩子的心裡,「早就有一隻比誰都早發現的大鯨魚」。
在《許多孩子,許多月亮》中,也有類似的例子。
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心情?
一種好的事物,美麗到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
然後,你想獨享~很自私的想像這是只有自己才可以擁有的快樂
那種彷彿你不說,這一切就是可以是自己財富的豐盈
我一直是一個很容易得到幸福的人
《許多孩子,許多月亮》書中,作者藍老師提到每一幅畫都是一個新的真實物體,不是去複製現實,沒有像不像的問題,也沒有優劣之分。不同的感受之下,我們每天都可以有新的月亮。
藉此,作者以波赫斯來為我們擘劃更開闊的想像空間。以下摘錄他書裡的文字──
波赫斯這位擅長虛構發明的作家,不只博覽群書,更發明過一整座圖書館,在這座虛構的圖書館裡一本虛構的書中,有一個虛構的叫做奧比斯.特蒂烏斯(Orbis Tertius)的第三天體。其中有個星球叫做特隆。在這個特隆星,有著與我們完全不同的語言和生活。
在南半球的語言中,沒有名詞,只有無人稱的動詞和副詞修飾語。比如說,他們沒有相當於「月亮」的詞,但是有一個相當於「月出」的動詞。所以如果用他們的語言來表達「月亮自河面上升起」,這個句子,則是:
書市中偶有談兒童美術的書,書裡也有許多令人驚豔的小朋友的圖畫,但翻看的同時,總覺得哪裡不對勁,因為好幾幅年幼孩子的畫,有著驚人穩定的筆觸和成熟的構圖,畫得很好──太好了,然而,讀不到「過程」。
而《許多孩子,許多月亮》的作者藍老師因為自己即是一位教學者,所以有許多「實驗」,和親身體驗的嘗試,最重要的,我們看得到「過程」,看得到潛藏在每個孩子體內的創造力,經由良好的引導,源源不絕迸發的精彩結果。即使圖畫中的筆觸仍然稚拙,卻感受得到每個人獨特的能量。
這是藍老師對教育的態度: